克勤克俭
拼音:kè qín kè jiǎn
注音:ㄎㄜˋ ㄑ一ㄣˊ ㄎㄜˋ ㄐ一ㄢˇ
词性: 成语

克勤克俭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引证解释:

⒈ 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旧唐书·张允伸传》:“允伸领镇凡二十三年,克勤克俭,比岁丰登。”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周封翁》:“程感激图报,克勤克俭,是以岁入之利,较他处为优。”
洪深《香稻米》第一幕:“自己的结发妻子,全仗她克勤克俭地掌持家务,今年也五十八岁了。”

国语词典:

语本《书经.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指既能勤劳又能节俭。《旧唐书.卷一八○.张允伸传》:「允伸领镇凡二十三年,克勤克俭,比岁丰登。」《乐府诗集.卷一二.郊庙歌辞十二.梁太庙乐舞辞.撒豆》:「笾豆斯撒,礼容有章。克勤克俭,无怠无荒。」也作「克俭克勤」。

网络解释:

克勤克俭

  • 克勤克俭是一个成语,读音是kè qín kè jiǎn,意思是既能勤劳,又能节俭。出自《尚书·大禹谟》。
    • 1、小两口克勤克俭,日子过得蛮富裕。
    • 2、二老一辈子克勤克俭,把子女一个个抚养成人后没有享一天清福便离世而去。
    • 3、他家境不坏,但一家人仍克勤克俭,真是难得极了。
    • 4、在家里,妈妈一贯克勤克俭,任劳任怨。
    • 5、保持克勤克俭的作风是我的目标。
    • 6、日子富了,她还是过着克勤克俭的生活。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ㄎㄜ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DQB
    • 五行

    (1)(动)攻破;攻下据点;战胜。

    (2)(动)能:~勤~俭|不~分身。

    (3)(动)克服;克制:~己|以柔~刚。

    (4)(动)消化:~食。

    (5)(动)严格限定(期限):~期动工|~日完成。也作“刻”。另见kēi。

    (6)(量)公制重量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旧称公分。

    (7)藏语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斤。也是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 拼音qín
    • 注音ㄑㄧㄣ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AKGL
    • 五行

    (1)(形)尽力多做或不断做:手~。

    (2)(形)次数;经常:~洗澡。

    (3)(名)勤务:内~|外~。

    (4)(名)在规定时间内的工作或劳动:出~|考~|执~。

    (5)姓。

    • 拼音jiǎn
    • 注音ㄐㄧㄢ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WWGI
    • 五行

    (形)俭省:勤~|省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