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手舞
拼音:bǎi shǒu wǔ
注音:ㄅㄞˇ ㄕㄡˇ ㄨˇ

摆手舞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土家族民间传统舞蹈。多在夏历正月举行。为大型群众性娱乐活动。舞时一人在中间敲锣打鼓,其余人跟领舞者围圈摆动旋转。“小摆手”由各村寨举办,以表示农事动作为主;“大摆手”由几个邻近村寨联办,表演打拳、耍刀枪、模拟军事动作。
  • 1、开幕期间,武汉园有土家族摆手舞、编钟歌舞太平盛世、竹枝词等曲目、古琴曲《高山》、《流水》等文化节目。
  • 2、据考证,土家摆手舞来源于古代巴人的“巴渝舞”。
  • 3、《后汉书》称摆手舞起源于古代的巴渝舞,《晋书乐志》认为舞曲四篇中就有“矛渝”、“弩渝”,故为古代一种战舞。
  • 4、认为,摆手舞是一种土家族的重要文化活动;摆手舞的内在实质是一种傩文化,它的社会功能是祓除不祥。
  • 5、摆手舞起源于古代巴人战时所跳的"巴渝舞"。
  • 6、当然还可观赏当地奉祭白虎,住吊脚楼,喝油茶汤,唱土家山歌,跳摆手舞等土家风情。

字义分解

  • 拼音bǎi
  • 注音ㄅㄞˇ
  • 笔划13
  • 繁体擺、襬
  • 五笔RLFC
  • 五行

(1)(动)安放;排列:把东西~好。

(2)(动)显示;炫耀:~威风。

(3)(动)摇动;摇摆:大摇大~。

(4)(名)悬挂在细线上能做往复运动的重锤的装置。摆的长度不变且振幅不太大时;运动的周期恒等。

(5)(名)钟表或精密仪器上用来控制摆动频率的机械装置。

(6)(名)〈方〉说;谈;陈述:咱们来~~。

(7)(名)[下摆]长袍、上衣、衬衫等的最下面的部分。

  • 拼音shǒu
  • 注音ㄕ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RTGH

(1)(名)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动)拿着:人~一册。

(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折。

(4)(形)亲手:~抄。

(5)(~儿)量词;用于技能、本领:他真有两~。

(6)(名)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能~。

  • 拼音
  • 注音ㄨˇ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RLGH
  • 五行

[ wǔ ]

1. 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舞蹈。舞技。舞姿。舞会。舞剑。舞女。舞曲。舞台。

2. 耍弄:舞弊。舞文弄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