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弓
拼音: | dà gōng |
注音: | ㄉㄚˋ ㄍㄨㄥ |
大弓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良弓名。
古代六弓之一﹐是一种强弱程度中等的弓。
古代六弓之一﹐是一种强弱程度中等的弓。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良弓名。
引《春秋·定公八年》:“盗窃寳玉、大弓。”
杜预注:“大弓, 封父之繁弱。”
孔颖达疏:“此寳玉大弓必是国之重寳,歷世掌之,故自刘歆以来説《左氏》者,皆以为夏后氏之璜, 封父之繁弱, 成王所以分鲁公也。”
⒉ 古代六弓之一,是一种强弱程度中等的弓。
引《周礼·夏官·司弓矢》:“唐弓、大弓以授学射者、使者、劳者。”
郑玄注:“学射者弓用中,后习强,弱则易也。使者、劳者弓亦用中,远近可也。”
网络解释:
大弓
- 1、这样的大弓,只有浑?那样的猛将才用的,这个瘦弱不堪的舒王,居然如此轻松的就拉了个满月。
- 2、他射程为威胁,射击到每两次在的周遭魔术有他的合成大弓,和一样在混战内危险。
- 3、回想梅长苏曾说过,“你知道我这双手,以前也是挽过大弓,降过烈马的,如今只能在这阴诡的地狱里,搅弄风云了”,这回终于实现夙愿。
- 4、说罢伸手摘下图图的腰刀,猛然拔出箭矢,图图惨叫一声,手中大弓嗒然落地,肩颈处鲜血如喷泉般激射而出,尸身从粮车上栽下。
- 5、使用大弓的英国中世纪的弓箭手。
- 6、唐古当然知道,这名黑衣中年人的尸首,绝不可能拥有如此重量,人身有限,躯体再硬,又岂能重得过铅铁?唯一的解释,就是他身后背的那张大弓了。
字义分解
- 拼音dà,dài
- 注音ㄉㄚˋ,ㄉㄞˋ,ㄊㄞˋ
- 笔划3
- 繁体大
- 五笔DDDD
dà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dài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tài1. 古通“太”。
2. 古通“泰”。
与大弓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