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贿
拼音: | fāng huì |
注音: | ㄈㄤ ㄏㄨㄟˋ |
方贿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土产;地方所有的财物。
引证解释:
⒈ 土产;地方所有的财物。
引《逸周书·明堂》:“颁度量而天下大服,万国各致其方贿。”
朱右曾校释:“方贿,土之所有。”
《国语·晋语六》:“夫王者成其德,而远人以其方贿归之,故无忧。”
韦昭注:“方,所在之方。贿,财也。”
《孔子家语·辩物》:“昔武王克商,通道於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而无忘职业。”
唐李商隐《为荥阳公进贺正银状》:“前件银,出非大冶,货在中金,敢以元正,式陈方贿。”
字义分解
- 拼音fāng
- 注音ㄈㄤ
- 笔划4
- 繁体方
- 五笔YYGN
- 五行水
(1)(名)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正~形。
(2)(名)乘方:平~。
(3)姓。
(4)(名)方向:东~。
(5)(名)方面:正~。
(6)(名)地点、地区:~言。
(7)(名)方法:药~。
(8)(形)正直:品行~正。
(9)(副)正在;正当:~才。
(10)(量)用于方形东西:几~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