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柝
拼音:jī tuò
注音:ㄐ一 ㄊㄨㄛˋ

击柝的意思

词语解释:

敲梆子巡夜。亦喻战事﹐战乱。

引证解释:

⒈ 敲梆子巡夜。亦喻战事,战乱。

《易·繫辞下》:“重门击柝,以待暴客。”
晋葛洪《抱朴子·诘鲍》:“重门有击柝之警,治戎遏暴客之变。”
唐杜甫《暮归》诗:“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復乌啼。”
《宋朝事实类苑·官政治绩·张乖崖一》引宋沉括《梦溪笔谈》:“时贼锋方敛,纪纲过肃, 蜀民尚怀击柝之惴。”
明高启《中秋翫月张校理宅得南字》诗:“关山几处未解兵,击柝不寐愁丁男。”
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市头的电灯发出苍黄的冷光,击柝的声音三下,电车早已停了。”

国语词典:

巡夜时敲打梆子以相警戒。

网络解释:

击柝

  • 击柝,汉语词语,读作jī tuò,指敲梆子巡夜或战事。
  • 击柝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他胸怀大志,怎肯老当抱关击柝的人。
    • 2、报摊亭主犹如“抱关击柝”的更夫,看起来做的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实际上他们为报刊守护读者之关口。
    • 3、是以居则重门击柝以戒不虞,行则清道案节以养威严,盖所以存万安之福,镇四海之心。 
    • 4、宝玉无以为家,至沦于击柝之流。
    • 5、古之仕者不穑,田者不渔,抱关击柝,皆有常秩,不得兼利尽物。如此,则愚智同功,不相倾也。
    • 6、《易经》说了,“重门击柝,以待暴客”是也。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ㄐㄧ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FMK
    • 五行

    (1)(动)打;敲打:~鼓|~掌|旁敲侧~。

    (2)(动)攻打:袭~|游~|声东~西。

    (3)(动)碰;接触:冲~|撞~|目~(亲眼看见)。

    • 拼音tuò
    • 注音ㄊㄨㄛ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SRYY
    • 五行

    (名)〈书〉打更用的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