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嗣良裘
拼音: | kè sì liáng qiú |
注音: | ㄎㄜˋ ㄙˋ ㄌ一ㄤˊ ㄑ一ㄡˊ |
词性: | 成语 |
克嗣良裘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语本《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后因以“克嗣良裘”谓能继承祖业。
引证解释:
⒈ 同“克绍箕裘”。
引唐何延之《兰亭始末记》:“右军亦自爱重此书,留付子孙。传至七代孙智永 ……与兄孝宾俱捨家入道,俗号永禪师。禪师克嗣良裘,精勤此业。”
网络解释:
克嗣良裘
字义分解
- 拼音kè
- 注音ㄎㄜˋ
- 笔划7
- 繁体剋
- 五笔DQB
- 五行木
(1)(动)攻破;攻下据点;战胜。
(2)(动)能:~勤~俭|不~分身。
(3)(动)克服;克制:~己|以柔~刚。
(4)(动)消化:~食。
(5)(动)严格限定(期限):~期动工|~日完成。也作“刻”。另见kēi。
(6)(量)公制重量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旧称公分。
(7)藏语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斤。也是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 拼音liáng
- 注音ㄌㄧㄤˊ
- 笔划7
- 繁体良
- 五笔YVEI
- 五行火
(1)(形)好:优~|~好|善~|~药苦口|~策|~辰。
(2)(名)善良的人:除暴安~。
(3)(副)很:~久|获益~多|用心~苦。
(4)(Liá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