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案
拼音:zhì àn
注音:ㄓˋ ㄢˋ

滞案的意思

词语解释:

积压的案件。

引证解释:

⒈ 积压的案件。

宋叶适《运使直阁郎中王公墓志铭》:“公在常,如詹事治鄱,以明义厚俗省争讼为本,滞案如山,予夺皆尽。”

网络解释:

滞案

  • 滞案是汉语词汇,读音是zhì àn ,意思是积压的案件。
  • 字义分解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IGKH
    • 五行

    (动)停滞;不流畅:~碍|~洪|~货|~留|~泥|~涩。

    • 拼音àn
    • 注音ㄢ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PVSU
    • 五行

    (1)(名)(~子)狭长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板|~秤。

    (2)(名)(~子)案件:~子。

    (3)(名)案卷;记录:~卷|病~|档~。

    (4)(名)提出计划、办法或其他建议的文件:方~|提~。

    (5)(名)同“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