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苏
拼音: | tú sū |
注音: | ㄊㄨˊ ㄙㄨ |
涂苏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时一种有檐的帽子。
酒名。古代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家人先幼后长依次而饮,以避瘟气。
引证解释:
⒈ 古时一种有檐的帽子。
引南朝梁刘孝威《结客少年场行》:“插腰铜匕首,障日锦涂苏。”
⒉ 酒名。古代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家人先幼后长依次而饮,以避瘟气。
引唐施肩吾《夜宴曲》:“被郎嗔罚涂苏酒,酒入四肢红玉软。”
网络解释:
涂苏
字义分解
- 拼音tú
- 注音ㄊㄨˊ
- 笔划10
- 繁体塗
- 五笔IWTY
- 五行水
(1)(动)使油漆、颜色、脂粉、药物等附着在物体上:~粉|~药。
(2)(动)(动)乱写或乱画;随意地写字或画画:~抹。
(3)(动)(动)抹去:~改|~料。
(4)(动)(名)〈书〉泥:~炭。
(5)(动)(名)海涂。
(6)(动)同途。
(7)(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