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食
拼音: | yù shí |
注音: | ㄩˋ ㄕˊ |
御食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君长进食时在一旁侍候。 2.即御膳。
引证解释:
⒈ 谓君长进食时在一旁侍候。
引《礼记·曲礼上》:“御食于君,君赐餘,器之溉者不写,其餘皆写。”
郑玄注:“劝侑曰御。”
《礼记·内则》:“父没母存,冢子御食。”
郑玄注:“御,侍也,谓长子侍母食也。”
⒉ 即御膳。参见“御膳”。
引《后汉书·灵帝纪》:“詔减太官珍羞,御食一肉。”
《北齐书·邢邵传》:“太昌初,敕令恆直内省,给御食。”
《新唐书·百官志二》:“典膳、掌膳各四人,掌调和御食温凉寒热,以时供进。”
网络解释:
御食
字义分解
- 拼音yù
- 注音ㄩˋ
- 笔划12
- 繁体禦
- 五笔TRHB
- 五行木
(1)(动)驾御车马;赶车。
(2)(动)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管理或支配。
(3)(名)封建社会指与皇帝有关的:赐~|~前。
(4)(动)抵挡:防~|~寒|~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