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成
拼音:shòu chéng
注音:ㄕㄡˋ ㄔㄥˊ

受成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接受已定的谋略。《礼记·王制》:“天子将出征……受命於祖,受成於学。”孔颖达 疏:“受成於学者,谓在学谋论兵事好恶可否,其谋成定。受此成定之谋,在於学里,故云受成於学。”
2.引申为办事全依主管者的计划而行,不自作主张。《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豆卢革 受成而已,无所裁正。”宋 俞文豹《吹剑四录》:“所谓四局官,止於受成,坐肆而已。”
3.听受出师成功的禀告。为旧时军制中的一种礼仪。《清史稿·礼志九》:“有清 武功燀赫,凡师征、受成、讲肄、行围诸礼节,厥制綦备。”

引证解释:

⒈ 接受已定的谋略。

《礼记·王制》:“天子将出征……受命於祖,受成於学。”
孔颖达疏:“受成於学者,谓在学谋论兵事好恶可否,其谋成定。受此成定之谋,在於学里,故云受成於学。”

⒉ 引申为办事全依主管者的计划而行,不自作主张。

《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豆卢革受成而已,无所裁正。”
宋俞文豹《吹剑四录》:“所谓四局官,止於受成,坐肆而已。”

⒊ 听受出师成功的禀告。为旧时军制中的一种礼仪。

《清史稿·礼志九》:“有清武功燀赫,凡师征、受成、讲肄、行围诸礼节,厥制綦备。”

网络解释:

受成

  • 【词语】:受成
  • 【注音】:shòu chéng
  • 【释义】:1.接受已定的谋略。 2.引申为办事全依主管者的计划而行,不自作主张。 3.听受出师成功的禀告。为旧时军制中的一种礼仪。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òu
    • 注音ㄕㄡ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EPCU

    (1)(动)接受。

    (2)(动)遭受:~灾。

    (3)(动)忍受;禁受:~不了。

    (4)(动)〈方〉适合:~吃(吃着有味)|~听(听着入耳)。

    • 拼音chéng
    • 注音ㄔ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NNT

    [ chéng ]

    1.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2.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3.变为:长成。变成。

    4.可以,能行:成,就这么办。

    5.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成。

    6.够,达到一定数量:成年累(lěi)月。

    7.已定的,定形的: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8.十分之一:增产三成。

    9.平定,讲和:“会于稷,以成宋乱”。

    10.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