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龙浮海
拼音: | zǔ lóng fú hǎi |
注音: | ㄗㄨˇ ㄌㄨㄥˊ ㄈㄨˊ ㄏㄞˇ |
祖龙浮海的意思
词语解释:
传说秦始皇于海中作石桥,海神为之竖柱,始皇求与相见,神言己貌丑,莫图其形,当与帝相见。始皇入海见海神,工人潜以脚画其状,海神怒,斥帝速去。始皇转马急返,仅得登岸,画者溺死于海,众山之石皆倾注。见《三齐略记》。
引证解释:
⒈ 传说秦始皇于海中作石桥,海神为之竖柱, 始皇求与相见,神言己貌丑,莫图其形,当与帝相见。 始皇入海见海神,工人潜以脚画其状,海神怒,斥帝速去。 始皇转马急返,仅得登岸,画者溺死于海,众山之石皆倾注。见《三齐略记》。
引唐李白《永王东巡歌》之九:“祖龙浮海不成桥, 汉武寻阳空射蛟。”
网络解释:
祖龙浮海
字义分解
- 拼音zǔ
- 注音ㄗㄨˇ
- 笔划9
- 繁体祖
- 五笔PYEG
- 五行金
(1)(名)父母亲的上一辈:~父|~母。
(2)(名)祖宗:~产|~坟|~籍|~上|~业|~遗。
(3)(名)事业或派别的首创者:~师|鼻~。
(4)(名)姓。
- 拼音lóng
- 注音ㄌㄨㄥˊ
- 笔划5
- 繁体龍
- 五笔DXV
- 五行火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 拼音fú
- 注音ㄈㄨˊ
- 笔划10
- 繁体浮
- 五笔IEBG
- 五行水
(1)(动)停留在液体表面上(跟‘沉’相对)
(2)(动)〈方〉在水里游:他一口气~到对岸。
(3)(形)在表面上的:~皮|~面|~土。
(4)(形)可移动的:~财。
(5)(形)暂时的:~记|~支。
(6)(形)轻浮;浮躁:他人太~;办事不踏实。
(7)(形)空虚;不切实:~名|~夸。
(8)(形)超过;多余:人~于事|~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