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票
拼音: | gé piào |
注音: | ㄍㄜˊ ㄆ一ㄠˋ |
阁票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明代至清初。内阁加在奏章上代拟皇帝批答的浮签。
引证解释:
⒈ 明代至清初。内阁加在奏章上代拟皇帝批答的浮签。
引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自逆贤擅政,尽将歷练老成之人摈斥杀害,内御司房,或退出于冷淡衙门林衡等署西,各以名衔前后分管之。其在外之阁票,在内之搭票,一应旨意圣諭御札,俱由文书房落底簿发行。”
网络解释:
阁票
字义分解
- 拼音gé
- 注音ㄍㄜˊ
- 笔划9
- 繁体閣
- 五笔UTKD
- 五行水
(1)(名)古代放在门上用来防止门自合的长木桩。后指门限。
(2)(名)藏书的地方。
(3)(名)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4)(名)特指女子的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