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刑
拼音:xiàng xíng
注音:ㄒ一ㄤˋ ㄒ一ㄥˊ

象刑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相传上古无肉刑,仅用与众不同的服饰加之犯人以示辱,谓之象刑。

引证解释:

⒈ 相传上古无肉刑,仅用与众不同的服饰加之犯人以示辱,谓之象刑。

《书·益稷》:“皋陶方祗厥叙,方施象刑,惟明。”
《荀子·正论》:“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共艾毕,菲对履,杀赭衣而不纯。”
杨倞注:“象刑,异章服,耻辱其形象,故谓之象刑也。”
《尚书大传》卷一:“唐虞象刑,犯墨者蒙皂巾,犯劓者赭其衣,犯臏者以墨幪其臏处而画之,犯大辟者布衣无领。”
晋葛洪《抱朴子·诘鲍》:“象刑之教,民莫之犯,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旧唐书·李百药传》:“是以结绳之化行虞夏之朝,用象刑之典治刘曹之末,纪纲既紊,断可知焉。”

国语词典:

上古时的刑罚。让犯人依其罪的大小,穿著不同的服色,以此羞辱罪犯。

网络解释:

象刑 (南亚地区刑惩)

  • 南亚某些地域的刑惩,象指大象,大象被当作处决犯人刽子手,是一千余年以来东南亚、南亚地区处死犯人的主要方式,在印度尤为盛行。用象刑处决犯人的情景往往吸引欧洲旅行家的注目,令他们感到恐惧。其场景在当时的游记中曾大量出现。
  • 字义分解

    • 拼音xiàng
    • 注音ㄒㄧㄤ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QJEU
    • 五行

    (1)(名)哺乳动物;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2)(名)形状;样子:万~更新。

    (3)(动)仿效;摹拟:~形|~声。

    (4)(名)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他的面貌~他哥哥。

    (5)(副)好象:~要下雨了。

    (6)(连)比如:~刘胡兰、黄继光这样的英雄人物;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 拼音xíng
    • 注音ㄒ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GAJH
    • 五行

    [ xíng ]

    1. 对犯罪的处罚:刑罚。刑法。刑律。刑事。执刑。服刑。

    2. 特指对犯人的体罚:刑讯。受刑。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