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正
拼音:kuāng zhèng
注音:ㄎㄨㄤ ㄓㄥˋ
词性: 动词

匡正的意思

词语解释:

匡正kuāngzhèng

(1) 纠正;改正

匡正纲纪。——《后汉书·何敞传》
correct;rectify

(2) 扶正;辅佐

assist

引证解释:

⒈ 扶正;纠正。

《左传·哀公十六年》:“王孙若安靖楚国,匡正王室,而后庇焉, 启之愿也,敢不听从?”
唐吴兢《贞观政要·求谏》:“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
清昭槤《啸亭杂录·朱文正》:“时抚军为黄检文襄公之孙也,少年紈袴,贪黷骄奢,公时匡正之。”
祖慰节流《线》:“人民的政法人员不是文过饰非的政客,他们心地光明,在匡正纠误时喟然叹曰:‘这是历史的嘲弄,今天看来法官坐错了位置,应该和李郑生同志调换一下才是!’”

国语词典:

纠正、矫正。

词语翻译

英语
to correct, to amend, to redress (evils)​

网络解释:

匡正

  • 匡正纲纪。——《后汉书·何敞传》
  • [assist]∶扶正;辅佐
  • 匡正王室。——《左传·哀公十六年》
  • 匡正的近反义词

    • 1、兄长不弃,督导匡正,仍不思其过。
    • 2、人类对自然生态的道德期望必须与其对自然生态的道德责任相联系,人类与自然生态之间必须建立一种等价交换机制,以此限制、消除人类对自然生态不负责任的邪恶行为和自利欲望的膨胀,匡正天人之间的严重不和谐关系。
    • 3、匡正连忙找来镢头,刨开半尺厚的土层,下面露出几张动物的皮子垫层,揭去皮张后,一层厚厚的木板呈现在眼前。
    • 4、但区分高下是毫无意义的,文学作品不能用固定的规范与教条去匡正
    • 5、凡有不公正的地方,我们都竭力相助匡正。 
    • 6、如果打着匡正纲纪的大义旗号,张狂放肆一回、并唾骂李林甫一党,看似风险无比,其实并无大碍。

    字义分解

    • 拼音kuāng
    • 注音ㄎㄨㄤ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AGD
    • 五行

    (1)(动)〈书〉纠正:~正|~谬。

    (2)(动)〈书〉帮助;救:~助。

    (3)(动)〈方〉估计:~计|~算。

    (4)(动)料

    (5)(动)(多见于早期白话):不~。

    (6)(动)(Kuānɡ)姓。

    • 拼音zhèng,zhēng
    • 注音ㄓㄥˋ,ㄓㄥ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GHD
    • 五行

    zhèng

    1.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7. 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ù)。

    12. 姓。

    zhēng

    1.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