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辞
拼音:bì cí
注音:ㄅ一ˋ ㄘˊ

避辞的意思

词语解释:

避退辞让。

引证解释:

⒈ 避退辞让。

宋苏舜钦《上范希文书》:“若是则不惟亏损阁下之望,某终身可废,无所容焉。是以上犯盛意,恳激避辞者,盖在此也。”
宋司马光《为文相公许州谢上表》:“避辞公鼎,虽弛负担,违离天閽,倍深眷恋。”
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折:“教老拙遭逢着这场事,远远的不避辞,特特的来到此。”

网络解释:

避辞

  • bì cí ㄅㄧˋ ㄘㄧˊ避辞
  • 避退辞让。 宋 苏舜钦 《上范希文书》:“若是则不惟亏损阁下之望,某终身可废,无所容焉。是以上犯盛意,恳激避辞者,盖在此也。” 宋 司马光 《为文相公许州谢上表》:“避辞公鼎,虽弛负担,违离天阍,倍深眷恋。” 元 张国宾 《罗李郎》第三折:“教老拙遭逢着这场事,远远的不避辞,特特的来到此。”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ㄧˋ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NKUP
    • 五行

    (1)(动)躲开;避免:~难|~暑。

    (2)(动)防止:~雷针。

    • 拼音
    • 注音ㄘ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TDUH
    • 五行

    (1)(名)优美的语言:~令。

    (2)(名)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楚~。

    (3)(动)告别:~行。

    (4)(动)不接受;请求离去:~职。

    (5)(动)躲避、推托:万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