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传
拼音: | sān chuán |
注音: | ㄙㄢ ㄔㄨㄢˊ |
三传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春秋三传的简称。比喻通晓古事、多才多艺的人。
引证解释:
⒈ 传了三次。
引《左传·昭公三年》:“自郤称以别,三传矣。”
杜预注:“郤称,晋大夫,始受州,自是州与温别,至今传三家。”
⒉ 指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穀梁传》。
引唐颜真卿《魏夫人仙坛碑》:“少读《老》、《庄》、三《传》、五经、百子,无不该览。”
唐韩愈《寄卢仝》诗:“《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
清皮锡瑞《春秋通论》:“《公羊》兼传大义微言,《穀梁》不传微言,但传大义,《左氏》并不传义,特以记事详赡,有可以证《春秋》之义者,故三《传》并行不废。”
⒊ 多知古事之人。
引《刘知远诸宫调·知远走慕家庄沙陀村入舍》:“翁翁姓李,排房最大,为多知古事,善书算阴阳,时人美呼‘三传’。”
国语词典:
春秋三传的简称。参见「春秋三传」条。
网络解释:
三传
字义分解
- 拼音chuán,zhuàn
- 注音ㄔㄨㄢˊ,ㄓㄨㄢˋ
- 笔划6
- 繁体傳
- 五笔WFNY
- 五行火
chuán
1. 转(zhuǎn )授,递:传递。传输。传戒。传统。言传身教。
2. 推广,散布:宣传。流传。传名。传奇(a.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b.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c.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zhuàn1. 解说经义的文字:经传。《左传》。
2.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小传。自传。纪传。传记。传略。树碑立传。
3.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水浒传》。
4.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传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与三传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