谳词
拼音:yàn cí
注音:一ㄢˋ ㄘˊ

谳词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罪案的判决词。

引证解释:

⒈ 罪案的判决词。

明沉德符《野获编·府县·金元焕》:“邑令知守意,竟论金抵偿,讞词上之郡,上之兵道,俱如拟。”
《明史·徐石麒传》:“臣虽不与闻,然閲讞词,已曲尽情事。”
清毛祥麟《墨馀录·黑白传》:“其讞词有云:‘纵恶而长奸,司地方者固不敢出。杀人以媚宦,有人心者又何肯为?’”

网络解释:

谳词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府县·金元焕》:“邑令知守意,竟论 金 抵偿,讞词上之郡,上之兵道,俱如拟。”《明史·徐石麒传》:“臣虽不与闻,然阅讞词,已曲尽情事。” 清 毛祥麟 《墨馀录·黑白传》:“其讞词有云:‘纵恶而长奸,司地方者固不敢出。杀人以媚宦,有人心者又何肯为?’”
  • 字义分解

    • 拼音yàn
    • 注音ㄧㄢ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YFMD
    • 五行

    (动)审判定罪:定~。

      • 拼音
      • 注音ㄘ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NGK
      • 五行

      (1)(名)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语。

      (2)(名)说话或诗歌、戏剧、文章中的语句:歌~。

      (3)(名)一种长短句押韵的诗体;由五、七言诗和民歌发展而成。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