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
拼音:mín xīn
注音:ㄇ一ㄣˊ ㄒ一ㄣ
词性: 名词

民心的意思

词语解释:

民心mínxīn

(1) 人民的思想、感情、意愿等

民心所向
民心稍安。——《广东军务记》
common aspirations of the people;popular feelings;popular sentiments

引证解释:

⒈ 人民的思想、感情、意愿等。

《左传·昭公七年》:“六物不同,民心不壹,事序不类,官职不则,同始异终,胡可常也?”
《汉书·息夫躬传》:“﹝人君﹞推诚行善,民心説而天意得矣。”
宋苏轼《送表忠观钱道士归杭》诗:“先王旧德在民心,著令称忠上意深。”
《东周列国志》第三回:“秦穆公乘民心之变,命百里奚兴兵袭梁,灭之。”
鲁迅《南腔北调集·谈金圣叹》:“试翻明末的野史,就知道北京民心的不安,在李自成入京的时候,是不及他出京之际的利害的。”

国语词典:

人民的心意。

词语翻译

英语
popular sentiment
德语
Volkswillen (S)​, Wünsche und Gefühle des Volkes (S)​
法语
sentiment populaire, aspiration commune du peule, popularité

网络解释:

民心

  • 民心:名词
  • 民心:歌曲
  • 民心 (名词)

  • 人民的思想、感情、意愿等。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理解,狭义上指社会个体在生产生活中表现的认知态度、情感意愿和意志等心理活动,广义上强调群体的意志和意愿。
  • 民心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只有严厉打击犯罪分子,才能维护社会秩序,安定民心
    • 2、推广这些净化歌曲的目的在于移风易俗,矫正民心
    • 3、历代的开明君王都懂得顺应民心、载舟覆舟的道理。
    • 4、政府要凝聚民心不可或缺的措施。
    • 5、人民解放军一路秋毫无犯,深得民心
    • 6、将军在边境一带作出筑室反耕的姿态,起到了稳定民心的积极作用。

    字义分解

    • 拼音mín
    • 注音ㄇㄧㄣ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NAV
    • 五行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

    • 拼音xīn
    • 注音ㄒㄧㄣ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YNY
    • 五行

    (1)(名)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也叫心脏:~博|~跳。

    (2)(名)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思|~得|用~|谈~|一~一意。

    (3)(名)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圆~|重~|灯~。

    (4)(名)二十八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