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日
拼音:mǎ mì
注音:ㄇㄚˇ ㄇ一ˋ

马日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也叫传(zhuàn )车。 古代驿站 用来送信的车。

引证解释:

⒈ 正月初六日。

宋高承《事物纪原·正朔历数·人日》:“东方朔《占书》曰: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羊,四日占猪,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穀。”

⒉ 每个月的二十一日。平水韵上声第二十一韵韵目为马,故二十一日旧时简称马日。

如:“马日事变”,即因发生在1927年5月21日,故称。

网络解释:

马日 (大年初六)

  • 农历正月初六是中国传统节日马日。这一天的中国民俗有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
  • 马日古称挹肥,人们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工作或做生意。而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但现今之人家多使用新式的卫浴设备,故已无此俗)。这一天也表示旧时农民于此日开始下田,准备春耕。有些地方在此日“送穷”,意思是将“穷鬼”送走。送穷风俗的具休仪式,据《岁时杂记》记载:“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韩愈《送穷文》中,提到要为穷鬼“结柳作车,引帆上墙。”这就是说,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下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做法,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 1、迪方城距珠元山有千里公里,纵使骑马日夜兼程也需半月功夫。
    • 2、马日磾也没有像史书中一般忧愤而死。
    • 3、其后尚丧与太傅马日?丧俱至京师,天子嘉尚忠烈,为之咨嗟,诏百官吊祭,拜子玮郎中,而日?不与焉。 
    • 4、于是,海阳所人兵分三路,一路人马日夜警戒,一路人马日以继夜的打造兵器。
    • 5、本报综合报道乌克兰前总统库奇马日前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将在合适时候公布橙色革命真相,让人对总统大选期间发生的事情有更深刻的了解。
    • 6、渡口风尘人不息,岸头车马日相催。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ㄇㄚ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CNNG
    • 五行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 拼音
    • 注音ㄖ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JJJJ
    • 五行

    (1)(名)太阳:~出|~落。

    (2)(名)指日本:~圆|~语。

    (3)(名)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班|~~夜夜。

    (4)(名)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天:今~|改~再见。

    (5)(名)每天;一天一天地:~记|~新月异。

    (6)(名)泛指一段时间:往~|来~。

    (7)(名)特指某一天:生~|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