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危扶颠
拼音:chí wēi fú diān
注音:ㄔˊ ㄨㄟ ㄈㄨˊ ㄉ一ㄢ
词性: 成语

持危扶颠的意思

词语解释:

扶持危殆局面。语本《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引证解释:

⒈ 扶持危殆局面。

语本《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汉书·文三王传》“虎兕出於匣,龟玉毁於匱中” 唐颜师古注:“此《论语》孔子责冉有、季路之辞也。言虎兕出於槛,龟玉毁於櫝匱,岂非典守者之过邪?喻辅相人者,当能持危扶颠也。”
宋李纲《辞免尚书右仆射第一表》:“持危扶颠,允迪栋隆之吉;力小任重,免貽鼎折之凶。”

国语词典:

语本《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比喻支持大局,挽救危难。

网络解释:

持危扶颠

  • 持危扶颠是一个成语,读音是chí wēi fú diān,意为扶持危困局面。出自先秦·孔子《论语》第十六章 - 季氏篇。
  • 持危扶颠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chí
    • 注音ㄔ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RFFY
    • 五行

    (1)(动)拿着;握着:~枪。

    (2)(动)支持;保持:坚~|~久|~之以恒。

    (3)(动)主管;料理:~家|主~。

    (4)(动)对抗:相~不下。

    • 拼音wēi
    • 注音ㄨㄟ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QDBB
    • 五行

    (1)(形)高。

    (2)(形)危险;不安全:~局|安~。

    (3)(动)使处于危险境地;损害:~及|~害。

    (4)(形)指人快要死:病~|垂~。

    (5)(形)〈书〉高:~楼百尺。

    (6)(形)〈书〉端正:正襟~坐。

    (7)(名)二十八宿之一。

    (8)姓。

    • 拼音
    • 注音ㄈㄨ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RFWY
    • 五行

    (1)(动)用物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

    (2)(动)用物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

    (3)(动)用物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

    • 拼音diān
    • 注音ㄉㄧㄢ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FHWM
    • 五行

    (1)(名)头顶。

    (2)(名)高而直立的东西的顶:树~。

    (3)(动)颠簸:车~得厉害。

    (4)(动)跌倒:~覆。

    (5)(动)〈方〉跳起来跑:连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