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盖
拼音:tóu gài
注音:ㄊㄡˊ ㄍㄞˋ
词性: 名词

头盖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物体顶端扁大似伞盖的部分。

颅骨;头盖骨。

旧时婚礼中新娘蒙头的红布或纱巾。

引证解释:

⒈ 指物体顶端扁大似伞盖的部分。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草篇》:“又梁简文延香园,大同十年,竹林吐一芝,长八寸,头盖似鸡头实,黑色。”

⒉ 颅骨;头盖骨。

菡子《妈妈的故事》:“‘不要紧的,孩子,一会儿就好了。’这句话一直响到你妈被埋到头盖以后才没有听见。”

⒊ 旧时婚礼中新娘蒙头的红布或纱巾。

网络解释:

头盖

  • tóu ɡài
  • 1.指物体顶端扁大似伞盖的部分。 2.颅骨;头盖骨。 3.旧时婚礼中新娘蒙头的红布或纱巾。
    • 1、他被领导搂头盖脸地臭骂了一通。
    • 2、贝洛称,在洞穴中的发现与历史上用头盖骨作杯子的例子有着惊人的相似,进一步支持了这种冰河时代容器的仪式型用途。
    • 3、绿财辕子伸出宝剑,鹦螺索往上一踹身子,拉着宝剑咕罗一声钻进鱼缸车,辟头盖脑地一顿猛凑僧帽楠,青凤鱼缸赛车一路歪歪斜斜地沿着契此的踪迹继续前进。
    • 4、六月的天,小儿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骄阳似火,转眼就乌云密布,雷声隆隆了,不一会豆大的雨点劈头盖脸的砸下来。
    • 5、这两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急切,见了面居然连问候一句都没有,劈头盖脸就是一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 6、赵国是秦国的死敌,长平之战的硝烟犹在,胡服骑射的赵人一直都被视作秦军的强劲对手,作为扑灭反抗力量的箭矢,章邯绝不允许王离的风头盖过自己。

    字义分解

    • 拼音tóu,tou
    • 注音ㄊㄡˊ,ㄊㄡ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UDI
    • 五行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tou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 拼音gài,gě,hé
    • 注音ㄍㄞˋ,ㄍㄜˇ,ㄏㄜ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UGLF

    gài

    1. 有遮蔽作用的东西:盖子。锅盖。瓶盖。膝盖。天灵盖。

    2. 伞:雨盖。

    3. 由上往下覆,遮掩:覆盖。遮盖。掩盖。盖浇饭。

    4. 压倒,超过:盖世无双。

    5. 方言,超出一般地好:这本书真叫盖!

    6. 用印,打上:盖章。盖戳子。

    7. 造(房子):盖楼。翻盖。

    8. 文言虚词(①发语词,如“盖闻”;②表大概如此,如“盖近之矣”;③连词,表示原因,如“有所不知,盖未学也”)。

    1. 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沂水县西北。

    2. 姓。

    1. 古同“盍”,文言虚词,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