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具
拼音:jiǎ miàn jù
注音:ㄐ一ㄚˇ ㄇ一ㄢˋ ㄐㄨˋ
词性: 名词

假面具的意思

词语解释:

假面具jiǎ miàn jù

1.  仿照各种形象制造的面具,用于演戏、化装或作为玩具。

mask; false front;

2.  现在常用来比喻虚伪的外表。

她丢下了女性的矜持的贞静的假面具。

引证解释:

⒈ 仿照人物或兽类脸形制成的面具。

清袁枚《新齐谐·洗紫河车》:“少顷,外有敲门者, 丁(丁鎧 )惧伏牀下,妻开门,牛头鬼入,取牛头掷几上,一假面具也。”
清黄遵宪《纪事》诗:“或带假面具,或手执长枪。”
草明《乘风破浪》第二十章:“小弟弟出其不意地把假面具挂到姐姐脸上,便飞跑下楼去了。”

⒉ 比喻伪装的外表。

孙中山《统一中国非北伐不为功》:“今两湖人知吴佩孚之谈民治者,实为一假面具,而不信之矣。”
巴金《家》四:“她跟别的人一样,白天也戴着假面具忙禄,欢笑。”

国语词典:

用厚纸或塑胶压制,做成人脸或其他各种形像的面具。初时用于舞台化妆,后多用做玩具。

如:「人与人应真诚相处,不宜以假面具互相欺蒙。」

词语翻译

英语
mask, fig. false façade, deceptive front
德语
Maske, falscher Schein, falsche Fassade (S)​
法语
masque

网络解释:

假面具

  • 假面具:孔锵演唱的歌曲
  • 假面具:江户川乱步所著小说
  • 假面具:2018年姚建洪指导电影
    • 1、老奸巨猾的人一开始或许可以得到人的信任,但日子一久,假面总会被拆穿。
    • 2、有许多时候,最简单的和最无分歧的真理,在它能传播以前须伪装一下;最人道和最神圣的思想,得像小偷一样戴上假面和面纱偷偷摸摸地从后门运出,因为前门有巡捕和当局的雇佣军们看守着。
    • 3、他去参加化装舞会而没戴假面。
    • 4、谁若想在假面和脂粉的遮掩下把真理介绍给一个人,那么他可能是情愿当真理的媒人,而决不是当真理的爱人。
    • 5、据一位老顾客说,直到本世纪初,餐厅里还挂着各式各样的假面,供顾客选用。客人戴上假面,就公然在大庭广众下蹲在院子里大小便。马尔克斯。
    • 6、恶习知道自己委实很丑陋,所以往往戴了假面。富兰克林。

    字义分解

    • 拼音jiǎ,jià
    • 注音ㄐㄧㄚˇ,ㄐㄧㄚ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WNHC
    • 五行

    jiǎ

    1.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假山。假话。假冒。假释。假死。虚假。真假。弄虚作假。

    2. 借用,利用:假借。假货。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假公济私。不假思索(用不着想)。

    3. 〔假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称“片假假”,草书称“平假假”。

    4. 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假设。假使。假令。假如。假若。

    jià

    1. 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假日。假条。病假。

    • 拼音miàn
    • 注音ㄇ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MJD

    (1)(名)头的前部;脸:~孔。

    (2)(动)向着:背山~水。

    (3)(名)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桌~|~儿。

    (4)(动)当面:~谈|~洽。

    (5)(名)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的正面:鞋~|~儿。

    (6)(名)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平~|~积。

    (7)(名)部位或方面:正~|片~。

    (8)(助)方位词后缀:上~|前~|外~|西~。

    (9)(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

    (10)(量)用于会见的次数:一~镜子。

    (11)(名)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

    (12)(名)(~儿)粉末:药~儿。

    (13)(名)面条:挂~|切~。

    (14)(形)〈方〉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瓜。

    • 拼音
    • 注音ㄐㄩ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HWU
    • 五行

    (1)(名)用具:农~|文~|家~|雨~|卧~|餐~。

    (2)(量)〈书〉用于棺材、尸体和某些器物:座钟一~。

    (3)(动)具有:~备|初~规模|略~轮廓。

    (4)(动)〈书〉备;办:~呈|~结|敬~菲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