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费
拼音:bù fèi
注音:ㄅㄨˋ ㄈㄟˋ

部费的意思

词语解释:

清时官员任实缺时,向吏部人员贿赂的运动款项。

引证解释:

⒈ 清时官员任实缺时,向吏部人员贿赂的运动款项。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因为家伯要补缺了,要来打点部费。”
张友鹤注:“当时官员要任实缺,必须经过吏部的核准;为了避免审核时的挑剔,就花上一笔钱去运动,叫做部费。”

网络解释:

部费

  • 部费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ù fèi,是指清时官员任实缺时,向吏部人员贿赂的运动款项。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ㄨ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UKBH
    • 五行

    (1)(名)部分:内~。

    (2)(名)某些机关的名称或机关企业中按业务而分的单位:外交~|门市~。

    (3)(名)军队(连以上)等的领导机构或其所在地:司令~。

    (4)(名)指部队。

    (5)(动)〈书〉统辖;统率:所~。

    (6)(量)用于书籍、影片等:两~字典。

    (7)〈方〉(量)用于机器或车辆:两~汽车。

    (8)姓。

    • 拼音fèi
    • 注音ㄈㄟ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XJMU
    • 五行

    (1)(名)费用。

    (2)(动)花费;耗费:~钱|~时。

    (3)(Fèi)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