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幽
拼音:tōng yōu
注音:ㄊㄨㄥ 一ㄡ

通幽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与神鬼交通。
2.通往幽胜之处。

引证解释:

⒈ 谓与神鬼交通。

《三国志·魏志·管辂传》“经(王经 )为江夏太守” 裴松之注引三国魏管辰《管辂别传》:“经每论輅,以为得龙云之精,能养和通幽者,非徒合会之才也。”
鲁迅《坟·科学史教篇》:“科学隐,幻术兴,天学不昌,占星代起,所谓点金通幽之术,皆以昉也。”

⒉ 通往幽胜之处。

语出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竹逕通幽处,禪房花木深。”
明文徵明《寄题百花庵》诗:“旧种长松应结子,新开竹径更通幽。”
清张德彝《随使法国记·马赛波尔多纪事》:“千峰叠秀,曲径通幽,楼房点缀,松柏婆娑。”
徐迟《牡丹》二:“在新市场盖起一座大舞台,富丽堂皇;还在它旁边布置了一座曲径通幽的园林。”

网络解释:

通幽

  • 原指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出于唐·常建的《题破上寺后禅院》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后来人们常使用此词来形容周围环境幽静,美好等。 文徵明的《寄题百花庵》诗:“旧种长松应结子,新开竹径更通幽。”清代 张德彝的《随使法国记·马赛波尔多纪事》:“千峰叠秀,曲径通幽,楼房点缀,松柏婆娑。” 鲁迅的《坟·科学史教篇》:“科学隐,幻术兴,天学不昌,占星代起,所谓点金通幽之术,皆以昉也。”
    • 1、东压江淮,西挟关陇,北通幽燕,南系荆襄。
    • 2、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3、后花园湖光山色,花红草绿,亭台楼阁,曲径通幽,风景优雅。
    • 4、这地方太美了,果园成林,竹林如海,小桥流水处见曲径通幽,星星人家中见炊烟悠散,虽是冬季,却不见林寒涧肃。
    • 5、如今,那条湖心小路蜿蜒蜓蜓,曲径通幽,有月光的夜里,树影婆娑。
    • 6、岛内林荫小道纵横交错,曲径通幽,尤显宁静;竹篱茅舍座落其间,风格卓然,古朴雅致。

    字义分解

    • 拼音tōng,tòng
    • 注音ㄊㄨㄥ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CEPK
    • 五行

    tōng

    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的。山洞快要打~了。这个主意行得~。

    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炉子。

    3.有路达到:四~八达。火车直~北京。

    4.连接;相来往:沟~。串~。私~。~商。互~有无。

    5.传达;使知道:~知。~报。~个电话。

    6.了解;懂得:~晓。精~业务。粗~文墨。不~人情。他~三国文字。

    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万事~。

    8.通顺:文章写得不~。

    9.普通;一般:~常。~病。~例。~称。

    10.姓。

    tòng

    用于动作:打了三~鼓。挨了一~儿说。

    • 拼音yōu
    • 注音ㄧㄡ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XXMK
    • 五行

    (1)(形)深远;僻静;昏暗:~静|~谷|~远|~深|~香|曲径通~。

    (2)(形)隐蔽的;不公开的:~闭|~居|~门|~趣|~会。

    (3)(形)沉静:~寂|~思。

    (4)(动)囚禁:~囚|~禁。

    (5)(名)阴间:~魂|~灵。

    (6)(名)古州名;大致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州。

    (7)(Yōu)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