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鼎
拼音: | bǎo dǐng |
注音: | ㄅㄠˇ ㄉ一ㄥˇ |
宝鼎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君主吴末帝孙皓的第三个年号,共计4年。 宝鼎四年九月改元为建衡元年。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的鼎。原为炊器,后以为政权的象征,故称宝鼎。
引《大盂鼎》:“盂用对王休,用乍(作)且(祖) 南公宝鼎。”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获宝鼎,迎日推筴。”
《汉书·吾丘寿王传》:“天祚有德而宝鼎自出,此天之所以与汉,乃汉宝,非周宝也。”
《旧唐书·玄宗纪上》:“丁未眉州鼎皇山下江水中得宝鼎。”
明宋讷《壬子秋过故宫》诗:“宝鼎百年归汉室,锦帆终古似隋家。”
⒉ 香炉。因作鼎形,故称。
引清陈维崧《百字令·雨窗怀松之南水》词:“宝鼎香焦,画廊花瘦,阮又无心摘;茶烟颺起,细煎花乳翻白。”
⒊ 指鼎炉,道士炼丹煮药的炉子。
引程善之《春日杂感》诗:“宝鼎炼神药,不如手中巵。”
国语词典:
原为古代的炊器,后作为政权的象征,故称为「宝鼎」。
网络解释:
宝鼎 (武术家宝鼎)
- 1、莫问言不由衷,其实他对医药比对武艺和法术感兴趣,但他不想承情拿到宝鼎。
- 2、宝鼎陷入了无边的黑暗,这一瞬间,他仿佛又回到了穿越时空的霎那,灵魂被黑暗所吞噬,巨大的恐惧让他魂飞魄丧,身躯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 3、宝鼎沦伊谷,瑶台成古丘。西山伤遗老,东陵有故侯。
- 4、至于晋武独以天性矫而行之,可谓不世之贤君;而裴、傅之徒,固陋庸臣,习常玩故,不能将顺其美,惜哉!吴改元宝鼎。
- 5、整个宝鼎古朴凝重,气势宏大,非常雄伟。
- 6、宝鼎寺周围尽是千姿百态的石头,俗称小石林。
字义分解
- 拼音bǎo
- 注音ㄅㄠˇ
- 笔划8
- 繁体寶
- 五笔PGYU
- 五行火
(1)(名)珍贵的东西:献~|~塔|~物|粮食是~中之~。
(2)(形)珍贵的:~刀|~卷|~眷|~典|~剑。
(3)(名)旧时的一种赌具;方形;多用牛角制成;上有指示方向的记号。参看〔压宝〕。
(4)敬辞;旧时用于称别人的家眷、铺子等:~眷|~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