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险
拼音: | shǔ xiǎn |
注音: | ㄕㄨˇ ㄒ一ㄢˇ |
蜀险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蜀道险阻。
引证解释:
⒈ 谓蜀道险阻。
引唐韩愈孟郊《征蜀联句》:“蜀险豁关防, 秦师纵横猾。”
方世举注:“《秦国策》:‘今夫蜀,险僻之国也。’”
《新唐书·陈子昂传》:“蜀所恃,有险也, 蜀所安,无役也;今开蜀险,役蜀人,险开则便寇,人役则伤财。”
宋周邦彦《汴都赋》:“蜀险汉坌, 荆惑闽鄙,惟此中峙,不首不尾。”
网络解释:
蜀险
字义分解
- 拼音shǔ
- 注音ㄕㄨˇ
- 笔划13
- 繁体蜀
- 五笔LQJU
(1)(名)国名;三国之一;刘备所建立;(公元221—263年);在今四川省和陕西省汉中一带。
(2)(名)四川省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