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然
拼音: | zhàn rán |
注音: | ㄓㄢˋ ㄖㄢˊ |
词性: | 形容词 |
湛然的意思
词语解释:
清澈貌。
安然貌。
盛、满的样子。
淡泊。
清醒貌。
引证解释:
⒈ 清澈貌。
引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不数日,果大雨。见大石中裂开一井,其水湛然。”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清水》:“寺左右杂树疎颁,有一石泉,方丈餘,清水湛然。”
《剪灯新话·鉴湖夜泛记》:“颜貌红泽,双瞳湛然。”
明谢谠《四喜记·久旱祈神》:“白檀焚献,怪举首青天湛然。”
⒉ 安然貌。
引《大戴礼记·四代》:“僉然湛然。”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 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
《云笈七籤》卷六二:“譬如婴儿居胎中,湛然不动。”
⒊ 淡泊。
引南朝宋谢灵运《佛影铭》序:“容仪端庄,相好具足,莫知始终,常自湛然。”
唐韩偓《地炉》诗:“禪客钓翁徒自好,那知此际湛然心。”
亦指清静。 隋王通《中说·周公》:“其上湛然,其下恬然。”
阮逸注:“湛、恬皆静。”
宋苏轼《观妙堂记》:“我所居室,汝知之乎?沉寂湛然,无有喧争。”
⒋ 清醒貌。
引清梁章鉅《归田琐记·饮量》:“临溪一一指挥僮僕扶掖登榻,然后从容登舆去。神志湛然,如未饮者。”
清王韬《<淞滨琐话>自序》:“然昏厥睯眩中,此心湛然,尚觉可用。”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觉醒》:“但现在的自己却是湛然清醒,明白了自己所处的地位。”
国语词典:
清明莹澈的样子。
网络解释:
湛然 (唐代高僧)
湛然 (汉语词语)
- 1、光明廓落,湛然常寂,因为这个天顶像兜圜壳率,所以叫兜率天。
- 2、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 3、旋以盐末少许,洒杯中,覆之以盖,须臾启视,已化为水,湛然净绿,莹澈如琉璃,兰气扑鼻,用以代醯,香沁齿颊,半日后尚留余味,惜未问其何名也。
- 4、心与道潜,湛然渊静,所居则躁人化,闻风则薄夫敦。
- 5、虽说笔墨纸砚,凤春先生所给出的葡萄,对土地疯狂般深爱着点种而收,葡萄果实酸酸甜甜,叶子片片潇洒自如,藤蔓有力舞蹈于天湛然的背景,看上去很美。
- 6、常言道,“境由心生”,又说“心本无生因境有”。总之,快乐是一种心理状态。内心湛然,则无往而不乐。吃饭睡觉,稀松平常之事,但是其中大有道理。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