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皮
拼音:guì pí
注音:ㄍㄨㄟˋ ㄆ一ˊ
词性: 名词

桂皮的意思

词语解释:

桂皮树。常绿乔木,叶呈卵形,有三条叶脉,花小,黄色,果实黑色。树皮可供药用或做香料。

肉桂树的皮。可以制药,有健胃、强身、散寒、止痛作用。也可作香料。或制桂油。参阅·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箘桂》。

引证解释:

⒈ 桂皮树。常绿乔木,叶呈卵形,有三条叶脉,花小,黄色,果实黑色。树皮可供药用或做香料。

⒉ 肉桂树的皮。可以制药,有健胃、强身、散寒、止痛作用。也可作香料。或制桂油。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箘桂》。

国语词典:

植物名。樟科樟属,常绿乔木。叶披针形,革质互生,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有显著倒生绢毛。圆锥花丛出自新枝节上,有花十~十二朵,花被具短筒,有六倒卵状裂片;花柱粗肥,柱头大而为头状。核果椭圆形,平滑无毛,花被宿存为半球形。树皮可作香料、药用。

词语翻译

英语
Chinese cinnamon (Cinnamonum cassia)​, cassia bark
德语
Zimtkassie , Zimt (S)​, Zimtbaum (S)​
法语
cannelle de Chine, Cinnamomum cassia, écorce de cassia

网络解释:

桂皮 (植物)

  • 桂皮,学名:柴桂 ,又称:香桂,为樟科、樟属植物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或川桂等树皮的通称。本品为食品香料或烹饪调料。商品桂皮的原植物比较复杂,约有十余种,均为樟科樟属植物。各地常用的有8种,其中主要有桂树、钝叶桂、阴香及华南桂等其他种类多为地区用药。各品种在西方古代被用作香料。中餐里用它给炖肉调味,是五香粉的成份之一。是最早被人类使用的香料之一。在公元前2800年的史料记载中就曾提到桂皮;在西方的《圣经》和古埃及文献中也曾提及肉桂的名称。秦代以前,桂皮在中国就已作为肉类的调味品与生姜齐名。桂皮,广东民间叫“阴香”属樟科肉桂之一种。中国广东、福建、浙江、四川等省均产。用作芳香调味品,此外还可提取桂皮油,为食品工业之重要香料,亦入药。桂皮,又称香桂,是最早被人类使用的香料之一。
    • 1、目的建立牵正膏中桂皮醛含量的薄层扫描测定方法。
    • 2、五香葵花子配料:葵花子,盐,八角,桂皮,肉桂,糖精钠,甜蜜素。储藏于阴凉干燥处存放。
    • 3、把混合的桂皮和糖填到苹果中间的空洞里,再在底下垫一小片黄油,以防糖浆从下面漏出来。
    • 4、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广东引种苏合香中桂皮酸的含量。
    • 5、这下啦,没有桂皮粉我那道著名的苹果派怎么做?
    • 6、目的:评价广东产苏合香的药材质量。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广东产苏合香中总桂皮酸的含量。

    字义分解

    • 拼音guì
    • 注音ㄍㄨㄟ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SFFG
    • 五行

    (1)(名)肉桂:~皮。

    (2)(名)木犀:金~|~花。

    (3)(名)月桂树:~冠。

    (4)(名)桂皮树。

    (5)(名)桂江;水名;在广西。

    (6)(名)广西的别称。

    (7)(名)姓。

    • 拼音
    • 注音ㄆㄧ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HCI
    • 五行

    (1)(名)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牛~|麦~。

    (2)(名)(~子)皮革或毛皮:~包|~箱|~袄。

    (3)(名)(~儿)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包袱~儿。

    (4)(名)表面:地~|水~儿。

    (5)(名)(~儿)某些薄片状的东西:粉~儿|豆腐~儿。

    (6)(形)有韧性的:~糖。

    (7)(形)酥脆的东西受潮后变韧:花生~了;吃起来不香。

    (8)(形)顽皮;调皮。

    (9)(形)由于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名)指橡胶:橡~|筋~。(Pí)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