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竿
拼音: | gōu gān |
注音: | ㄍㄡ ㄍㄢ |
钩竿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钩竿"。 2.兵器的一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钩竿”。兵器的一种。
引《三才图会·器用八》:“钩竿,如枪,两傍加曲刃。竿首三尺,裹以铁叶,施铁刺如鸡距。”
网络解释:
钩竿
- 1、此外,还有新出现的铁鸱角、叉竿和钩竿。
- 2、宋代长兵沿袭隋唐,以枪为主,长杆大刀次之,还有钩竿、叉竿等杂形长兵,带有明显的胡人色彩,各式长枪也杂有外族形制。
- 3、故有拳谚“起如钢锉,落如钩竿”“肘肘不离肋,手手不离心”“迈步如行犁,落脚若生根”等描述形意拳的技术风格。 ()
- 4、中国船员常常使用钩竿、金属棒和铲子保卫他们的船只,而韩方则以喷水还击。
- 5、守陵衙门除了订有一套严格的巡查规制之外,还备有“防火警钟”、贮水水缸、钩竿等消防。
- 6、宋代长兵沿袭隋唐,以枪为主,长杆大刀次之,还有钩竿、叉竿等杂形长兵。
字义分解
- 拼音gōu
- 注音ㄍㄡ
- 笔划9
- 繁体鈎
- 五笔QQCY
- 五行金
(1)(名)(~儿)钩子:秤~儿|钓鱼~儿|火~子。
(2)(名)(~儿)汉字的笔画;附在横、竖等笔画的末端;成钩形。形状是“亅、乛、乚”。
(3)(名)(~儿)钩形符号;形状是“√”;一般是用来标志内容正确的文字、算式或合格的事物;旧时也指勾除或删除的符号。
(4)(动)使用钩子搭、挂或探取:~住高枝儿采桑叶|把掉在井里头的东西~上来|杂技演员用脚~住绳索倒挂在空中。
(5)(动)用带钩的针编织:~一个针线包。
(6)(动)缝纫方法;用针粗缝:~贴边。
(7)(名)说数字时用来代表9。
(8)(Gōu)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