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室
拼音:cán shì
注音:ㄘㄢˊ ㄕˋ

蚕室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代王室饲蚕的宫馆。 2.古代执行宫刑及受宫刑者所居之狱室。 3.即蚕茧。 4.春秋鲁邑名。在今山东省平邑县。 5.丛辰名。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王室饲蚕的宫馆。参见“蚕宫”、“蚕馆”。

《礼记·祭义》:“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
孔颖达疏:“公桑蚕室者,谓官家之桑,於处而筑养蚕之室。”
《东观汉记·明德马皇后传》:“太后置蚕室织室于濯龙中,数往来观视以为娱乐。”
《晋书·礼志上》:“汉仪,皇后亲桑东郊苑中,蚕室祭蚕神。”

⒉ 古代执行宫刑及受宫刑者所居之狱室。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而僕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
张铣注:“蚕室, 汉行割刑之室,使其避风养疮者。”
《汉书·张安世传》:“初, 安世兄贺幸於衞太子,太子败,宾客皆诛, 安世为贺上书,得下蚕室。”
颜师古注:“谓腐刑也。凡养蚕者,欲其温而早成,故为密室蓄火以置之。而新腐刑亦有中风之患,须入密室乃得以全,因呼为蚕室耳。”
明杨珽《龙膏记·脱难》:“险些儿遭刑来犯法,就便是对狱吏的条侯,下蚕室的司马。”
清宋琬《诏狱行》:“古来万事难问天,蚕室谁怜汉司马。”

⒊ 即蚕茧。 明张鼎思《琅琊代醉编·蚕室》:“然蚕以茧自衣,亦谓之室。参见“蚕茧”。

《易林》曰:‘饥蚕作室’是也。”

⒋ 春秋鲁邑名。在今山东省平邑县。

《左传·哀公八年》:“吴师克东阳而进,舍於五梧,明日舍於蚕室。”
杜预注:“三邑, 鲁地。”
杨伯峻注:“﹝蚕室﹞今平邑县境内。”

⒌ 丛辰名。

《协纪辨方书·义例·蚕室》引《堪舆经》:“蚕室者,岁之凶神也,主丝茧绵帛之事,犯之,蚕丝不收。”

国语词典:

养蚕的温室。

网络解释:

蚕室

  • 按照蚕卵、幼虫等生长发育阶段的生理要求调节温度是养好蚕的关键。蚕室专指养蚕的房间,即用于养蚕的建筑物。
    • 1、在整理蚕室后,谷雨节也一天天近了。
    • 2、来自韩国总会的人与其他参与者参加在首尔蚕室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的马拉松跑步比赛,以庆祝劳动节。
    • 3、一定要保证蚕室的温度稳定,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 4、本发明为一种蚕室蚕、蚕体蚕座与桑叶消毒剂。 
    • 5、适宜的蚕室环境条件,可增强蚕儿体质,抑制其小环境内病原物的繁殖,降低发病率,提高茧的产量。
    • 6、若用古刑,使淫者下蚕室,盗者刖其足,则永无淫放穿窬之奸矣。

    字义分解

    • 拼音cán
    • 注音ㄘㄢ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GDJU
    • 五行

    (名)家蚕、柞蚕等的统称;家蚕吃桑叶;柞蚕吃柞树的叶子。蚕丝是纺织绸缎的重要原料。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PGCF
    • 五行

    (1)(名)屋子:教~|卧~。

    (2)(名)机关、乡镇、工厂、学校等内部的工作单位:档案~。

    (3)(名)妻子:继~。

    (4)(名)二十八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