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习
拼音:ān xí
注音:ㄢ ㄒ一ˊ

安习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习惯于;习惯。

引证解释:

⒈ 习惯于;习惯。

《荀子·儒效》:“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而都国之民安习其服。”
《后汉书·崔寔传》:“其顽士闇於时权,安习所见,不知乐成,况可虑始。”
宋方勺《青溪寇轨》:“而浙人安习太平,不识兵革,一闻金鼓声,则敛手听命。”
明吴承恩《春秋列传序》:“故士生其时者,耳目之所安习,意志之所厌飫,日渐而月涵之,犹性生也。”

网络解释:

安习

  • 安习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ān xí,是指习惯于、习惯。
  • 字义分解

    • 拼音ān
    • 注音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PVF
    • 五行

    (1)(形)安定:心神不~。

    (2)(动)使安定(多指心情):~民。

    (3)(形)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之若泰。

    (4)(形)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

    (5)(动)使有合适的位置:~插|~顿。

    (6)(动)安装;设立:~电灯。

    (7)(动)加上:~罪名。

    (8)(动)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的什么心?

    (9)姓。

    (10)〈书〉疑问代词。问处所或表示反问:而今~在|~能若无其事?

    (11)(量)安培的简称。

    • 拼音
    • 注音ㄒㄧˊ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NUD
    • 五行

    (1)(动)学习;练习;温习:~武|~练。

    (2)(动)对某事物常常接触而熟悉:~焉不察。

    (3)(名)习惯:恶~|陈规陋~|积~。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