缚鸡之力
拼音: | fù jī zhī lì |
注音: | ㄈㄨˋ ㄐ一 ㄓ ㄌ一ˋ |
词性: | 成语 |
缚鸡之力的意思
词语解释:
缚:捆绑。捆鸡的力气。比喻体弱无力。
引证解释:
⒈ 形容极小的力量。
引《三国志平话》卷上:“我王这里授其牒,无兵无将,又无智谋,又无缚鸡之力。”
老舍《四世同堂》十一:“我不考虑那个!我手无缚鸡之力,不能去杀敌雪耻;我只能临危不苟,儿子怎死,我怎么陪着。”
国语词典:
绑鸡的力量。形容极小的力量。
网络解释:
缚鸡之力
- 1、他久病在家,已骨瘦如柴,无缚鸡之力了。
- 2、他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
- 3、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已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而是能文能武的脑力劳动者。
- 4、他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怎么会去杀人呢?
- 5、他大病初愈,手无缚鸡之力。
- 6、一书生饱读诗书,但手无缚鸡之力,有人问他今生最珍惜的东西是什么,他却说是四支箭。
字义分解
- 拼音jī
- 注音ㄐㄧ
- 笔划7
- 繁体鷄
- 五笔CQYG
- 五行木
(名)家禽;品种很多;嘴短;头部有鲜红肉质的冠。翅短;不能高飞:~蛋|~肉|公~|花~。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缚鸡之力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