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
拼音:chǎn rù
注音:ㄔㄢˇ ㄖㄨˋ

产褥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由分娩直到子宫恢复到正常大小之间的时间。也称为「产蓐」。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產蓐”。 孕妇临产时用的褥垫。因用以指坐月子。

《旧唐书·房孺复传》:“及妻在产蓐三四日,遽令上船即路,数日,妻遇风而卒。”
宋朱端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备产济用方序》:“妇人产褥之事,一有蹉跌,为害不细。”
郭沫若《归去来·东平的眉目》:“以我学过医而且自己收生过四五个儿女的人看来,他所描写的产褥情形,便不够真实。”

⒉ 指产褥热。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妇人疾莫大於产蓐,仓卒为庸医所杀者多矣。”

网络解释:

产褥

  •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要的一段时间。一般规定为六周。在此期间容易发生感染,应特别注意观察产妇,并预防发生感染。
  • 字义分解

    • 拼音chǎn
    • 注音ㄔㄢ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UTE
    • 五行

    (1)(动)人或动物的幼体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卵。

    (2)(动)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生产:~销|增~。

    (3)(动)出产:~粮|~煤。

    (4)(动)物产;产品:土~|特~。

    (5)(动)产业:家~|财~。

    • 拼音
    • 注音ㄖㄨ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PUDF
    • 五行

    (名)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