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团
拼音:ér tóng tuán
注音:ㄦˊ ㄊㄨㄥˊ ㄊㄨㄢˊ
词性: 名词

儿童团的意思

词语解释: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领导建立的少年儿童组织。

引证解释:

⒈ 全国解放前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的少年儿童组织。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六:“打死地主狗,咱们儿童团查夜,再也不怕了。”
孙犁《白洋淀纪事·识字班》:“自卫队的班长,妇救会的班长,儿童团的班长,都忙起来了。”

网络解释:

儿童团

  • 《儿童团》是指全国解放前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少年儿童组织,现演化成少先队。凡是愿意为党为人民贡献自己力量的少年儿童都可以加入儿童团,担负站岗、放哨、送信等任务。
  • 一般以村为单位建立,受党支部或共青团、妇联的领导,刘胡兰就曾是妇联的领导。儿童团团长由儿童选举产生。 刘胡兰、雷锋和王二小烈士就曾经加入过儿童团。每位儿童团团员都随时准备为革命献身。他们靠自己聪明的头脑给八路军帮了不少忙。
  • 字义分解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QTN

    (1)(名)小孩子:小~。

    (2)(名)男孩子:~子。

    (3)(名)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健~。

    (4)(助)词尾:火~。

    (5)(名)周朝国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

    (6)(名)姓。同“倪”。

    • 拼音tóng
    • 注音ㄊㄨㄥ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UJFF
    • 五行

    (1)(名)儿童;小孩子:顽~|幼~。

    (2)(形)指没结婚的:~男|~女。

    (3)(名)(~儿)旧时指未成年的仆人。

    (4)秃:~山。

    (5)(名)奴仆。

    (6)(Tónɡ)姓。

    • 拼音tuán
    • 注音ㄊㄨㄢˊ
    • 笔划6
    • 繁体團、糰
    • 五笔LFTE
    • 五行

    (1)(形)圆形的:~扇。

    (2)(名)(~儿)米或粉做的圆球形食物:糯米~。

    (3)(动)把东西揉成球形。

    (4)(动)会合在一起:~结。

    (5)(名)工作或活动的集体:社~。

    (6)(名)军队的编制单位;一般隶属于师;下辖若干营:~长。

    (7)(名)青少年的政治性组织;如儿童团、青年团等;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8)(量)用于成团的东西:一~麻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