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役
拼音:qiān yì
注音:ㄑ一ㄢ 一ˋ

牵役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被拉去从事劳役。 2.为俗务所拖累。 3.谓心情被牵动而不能自主。

引证解释:

⒈ 谓被拉去从事劳役。

《魏书·源贺传》:“况本兵不多,兼之牵役,废此与彼,循环无极。”

⒉ 为俗务所拖累。

唐刘长卿《奉使新安寄使院诸公》诗:“未暇依清旷,牵役徒自劳。”

⒊ 谓心情被牵动而不能自主。

后蜀顾夐《献衷心》词:“几多心事,暗自思惟,被娇娥牵役,魂梦如痴。”
宋欧阳修《渔家傲》词:“心似织,条条不断谁牵役。”

网络解释:

牵役

  • 牵役是一个汉语词语,
  • 拼音是qiān yì,
  • 释义:1、是指被拉去从事劳役。2、为俗务所拖累。 3.谓心情被牵动而不能自主。
  • 字义分解

    • 拼音qiān
    • 注音ㄑㄧㄢ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PRH

    (1)(动)拉(人或牲口):~手|~着牛。

    (2)(动)牵涉:~连|~制。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TMCY
    • 五行

    (1)(名)需要出劳力的事:劳~|徭~。

    (2)(名)兵役:服~|现~|退~|预备~。

    (3)(动)驱使:奴~。

    (4)(名)旧时指供使唤的人:仆~|衙~。

    (5)(名)战争;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