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羽
拼音: | bèi yǔ |
注音: | ㄅㄟˋ ㄩˇ |
被羽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负着羽旗。 2.以羽为衣。指禽类。
引证解释:
⒈ 负着羽旗。
引《国语·晋语一》:“被羽先升,遂克之。”
韦昭注:“羽,鸟羽,繫於背,若今军将负眊矣。”
《后汉书·贾复传》:“於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贼乃败走。”
李贤注:“被,犹负也。析羽为旌旗,将军所执。”
⒉ 以羽为衣。指禽类。
引晋成公绥《天地赋》:“遐方外区,絶域殊邻,人首蛇躯,鸟翼龙身,衣毛被羽,或介或鳞,栖林浮水,若兽若人。”
网络解释:
被羽
字义分解
- 拼音bèi,pī
- 注音ㄅㄟˋ,ㄆㄧ
- 笔划10
- 繁体被
- 五笔PUHC
- 五行水
bèi
1. 睡觉时覆盖身体的东西:被子。被单。棉被。毛巾被。羽绒被。被褥。
2. 盖,遮覆:被覆。泽被后世(恩惠遍及后代)。
3. 遭遇,遭受:被灾。被难(nàn)。
4. 介词,用在句中表示主讲是受事者:他被(老板)辞退了。
5. 用在动词前,表示受动:被动。被告。被批评。被剥削。
pī1. 古同“披”,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