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口拔舌
拼音:wǎng kǒu bá shé
注音:ㄨㄤˇ ㄎㄡˇ ㄅㄚˊ ㄕㄜˊ
词性: 成语

枉口拔舌的意思

词语解释:

枉口拔舌wǎngkǒu-báshé

(1) 胡言乱语,拨弄是非,损毁他人

是那个嚼舌根的?没空生有,枉口拔舌,调唆你来欺负老娘。——《金瓶梅》
talk nonsense

引证解释:

⒈ 肆意胡言,造谣生事。

《金瓶梅词话》第二五回:“是那个嚼舌根的,没空生有,枉口拔舌,调唆你来欺负老娘!”
《醒世姻缘传》第七四回:“罢,小孩儿家枉口拔舌,吃斋念佛的道友们,説是娼妇哩!你见谁是娼妇呀?”
亦作“枉口誑舌”、“枉口嚼舌”。 《西游记》第九七回:“那张氏穿针儿枉口誑舌,陷害无辜。”
《醒世姻缘传》第六二回:“见鬼的小忘八羔子!这一定是狄家小陈子的枉口嚼舌。”

国语词典:

枉口,胡言乱语。拔舌,佛教上指人生前若犯口过,死后将入拔舌地狱受拔舌之刑。枉口拔舌为骂人肆意胡言,造谣生事的话。《金瓶梅.第二五回》:「是那个嚼舌根的,没空生有,枉口拔舌,调唆你来欺负老娘?」也作「提口拔舌」、「枉口嚼舌」。

网络解释:

枉口拔舌

  • 枉口拔舌是成语,拼音是wǎng kǒu bá shé,比喻信口胡说。
  • 枉口拔舌的近反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wǎng
    • 注音ㄨㄤ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SGG
    • 五行

    (1)(形)弯曲或歪斜。

    (2)(动)使歪曲:~法。

    (3)(形)冤屈:冤~。

    (4)(副)白白地;徒路。

    • 拼音kǒu
    • 注音ㄎㄡ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KKKK
    • 五行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 拼音
    • 注音ㄅㄚ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DCY
    • 五行

    (1)(动)抽出;拽zhuài出:~刀|~牙|~草。

    (2)(动)吸出:~毒|~火罐。

    (3)(动)挑选:选~|提~。

    (4)(动)攻取:~据点。

    (5)(动)超出;高出:~尖|出类~萃。

    (6)(动)起动:~步|~脚|开~。

    (7)(动)把东西放在水里泡。

    • 拼音shé
    • 注音ㄕㄜ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DD
    • 五行

    (1)(名)舌头。

    (2)(名)像舌头的东西:火~。

    (3)(名)铃或铎中的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