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辟
拼音:lìng pì
注音:ㄌ一ㄥˋ ㄆ一ˋ

令辟的意思

词语解释:

贤明的帝王。

引证解释:

⒈ 贤明的帝王。

清薛福成《庸盦笔记·桃花夫人示梦》:“是夫人既有功於社稷,而贞毅明达,葆全节於危难之中,实巾幗中所罕覯,宜其能生昭王为中兴之令辟也。”
《清史稿·礼志三》:“﹝康熙﹞十七年,礼臣议言庙祀帝王,止及开创,应增守成令辟,并罢宋臣潘美、张浚祀,从之。於是增祀商中宗、高宗,周成王、康王,汉文帝,宋仁宗,明孝宗。”

⒉ 砖,砖块。令,通“瓴”;辟,通“甓”。

网络解释:

令辟

  • 令辟,lìng pì ㄌㄧㄥˋ ㄆㄧˋ,贤明的帝王。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桃花夫人示梦》
  • 字义分解

    • 拼音líng,lǐng,lìng
    • 注音ㄌㄧㄥˊ,ㄌㄧㄥˇ,ㄌㄧㄥ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WYCU

    • 拼音bì,pī,pì
    • 注音ㄅㄧˋ,ㄆㄧ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NKUH

    1.君主:复~。

    2.姓。

    3.排除:~邪。

    4.同“避”。

    5.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举(征召和荐举)。

    1.透彻:精~。透~。

    2.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谣。~邪说。

    3.法律;法:大~(古代指死刑)。

    [辟头](pī tóu)同“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