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鸣
拼音: | yī niú míng |
注音: | 一 ㄋ一ㄡˊ ㄇ一ㄥˊ |
一牛鸣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牛鸣地”的略语。
引证解释:
⒈ “一牛鸣地”的略语。
引唐王维《与苏卢二员外游方丈寺》诗:“迴看双凤闕,相去一牛鸣。”
宋德洪觉范《宿灵山示月上人》诗:“北岫飞来么凤落,东隣相去一牛鸣。”
清赵翼《灵谷寺》诗:“留此一牛鸣,巧中帝王欲。”
清黄遵宪《不忍池晚游诗》:“四壁晚鐘齐接应,分明不隔一牛鸣。”
网络解释:
一牛鸣
字义分解
- 拼音yī
- 注音ㄧ
- 笔划1
- 繁体一
- 五笔GGLL
-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niú
- 注音ㄋㄧㄡˊ
- 笔划4
- 繁体牛
- 五笔RHK
- 五行木
1.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
2.星名,二十八宿之: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3.喻固执或骄傲:牛气。
4.姓。
与一牛鸣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