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jīn guì shí shì |
注音: | ㄐ一ㄣ ㄍㄨㄟˋ ㄕˊ ㄕˋ |
词性: | 成语 |
金匮石室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古时保存书契文献之处。
引《汉书·高帝纪下》:“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庙。”
颜师古注:“如淳曰:‘金匱,犹金縢也。’以金为匱,以石为室,重缄封之,保慎之义。”
宋叶适《巩仲至墓志铭》:“自上世有金匱石室之藏,或达书命,諭意指,皆选文学博雅之士。”
章炳麟《<实学报>叙》:“遭世混浊,淄縞罔辨,金匱石室之气浊,而山林之气清。”
国语词典:
古代国家秘藏重要文书的地方。《汉书.卷一.高帝纪下》:「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宋.陆游〈会稽志序〉:「上参禹贡,下考太史公及历代史金匮石室之藏,旁及《尔雅》、《本草》、《道释》之书。」也作「石室金匮」。
网络解释:
金匮石室
金匮石室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 2、我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金匮石室”的制度。
- 3、大总统任期十年,可以无限次的连任,现任大总统有权推荐下一任总统候选人,只需事前用嘉禾金简封着,密储于大总统府的金匮石室中藏着,等大总统死了,再去开启。
- 4、与功臣部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 5、它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皇家档案库,也是研究“金匮石室”的典型建筑。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
- 注音ㄐㄧㄣ
- 笔划8
- 繁体金
- 五笔QQQQ
- 五行金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 拼音shí,dàn
- 注音ㄕˊ,ㄉㄢˋ
- 笔划5
- 繁体石
- 五笔DGTG
- 五行金
shí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金石。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dàn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