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面
拼音: | lā miàn |
注音: | ㄌㄚ ㄇ一ㄢˋ |
词性: | 动词 |
拉面的意思
词语解释:
拉面
(1) 〈方〉以两手反复抻拉而成的面条
英
引证解释:
⒈ 用手把面块拉成面条。亦指用手拉成的面条。
引清俞正燮《癸巳存稿·面条子》:“曰切麪,曰拉麪,曰索麪,曰掛麪。”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五:“给他们做的是炒鸡蛋拉面。”
国语词典:
汤饼。用面做的饼类食物。也作「馎饦」。
网络解释:
拉面
- 1、望着手上的面疙瘩,秦方犹豫了一下,还是多扒拉了一坨,重新给自己下了一碗份量更足的拉面,将那本来就很大个的海碗装的满满登登的。
- 2、名叫穆斯特的中年大叔对着林云一笑,就做起拉面起来。
- 3、还有一款是洪安通的“拉面头”,一个酷似黑人卷发的头套显得那么前卫和新潮。
- 4、西北地区三种面食比较出名,分别是面片、炮仗、拉面。
- 5、名叫漩涡鸣人,喜欢的东西是拉面,更喜欢的东西是伊鲁卡老师请我吃的那碗一乐拉面,讨厌的东西是等待面泡的三分钟。
- 6、青海回族以面食为主,主要有馓子、花花、拉面、面片等。
字义分解
- 拼音miàn
- 注音ㄇ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麵
- 五笔DMJD
(1)(名)头的前部;脸:~孔。
(2)(动)向着:背山~水。
(3)(名)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桌~|~儿。
(4)(动)当面:~谈|~洽。
(5)(名)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的正面:鞋~|~儿。
(6)(名)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平~|~积。
(7)(名)部位或方面:正~|片~。
(8)(助)方位词后缀:上~|前~|外~|西~。
(9)(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
(10)(量)用于会见的次数:一~镜子。
(11)(名)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
(12)(名)(~儿)粉末:药~儿。
(13)(名)面条:挂~|切~。
(14)(形)〈方〉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瓜。
与拉面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