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愎
拼音: | gāng bì |
注音: | ㄍㄤ ㄅ一ˋ |
刚愎的意思
词语解释:
刚愎
(1) 倔强执拗,固执己见
英
(2) 反对正确、合理、恰当或公认事物的性格与意向
英
引证解释:
⒈ 倔强固执。
引《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佐先縠,刚愎不仁,未肯用命。”
《宋书·何承天传》:“承天为性刚愎,不能屈意朝右,颇以所长侮同列,不为僕射殷景仁所平,出为衡阳内史。”
宋苏轼《荀卿论》:“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
茅盾《子夜》十:“他说荪甫那样的刚愎自信是祸根。”
国语词典:
固执己见,不肯接受他人的意见。
网络解释:
刚愎
- 1、他一向刚愎自用,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肯向人移樽就教。
- 2、这种刚愎自用的人,你劝他是费力不讨的。
- 3、当主管的切忌刚愎自用,才能察纳雅言。
- 4、由于马谡刚愎自用,街亭一役西蜀全军覆没。
- 5、老王这个人太刚愎自用,根本就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 6、或者刚愎自用,强暴专横,或者朝秦暮楚,随波逐流。
字义分解
- 拼音gāng
- 注音ㄍㄤ
- 笔划6
- 繁体剛
- 五笔MQJH
- 五行金
(1)(形)硬;坚强(跟‘柔’相对):~强|~直|他的性情太~。
(2)(形)(Gānɡ)姓。
(3)(副)恰好:不大不小;~合适。
(4)(副)表示勉强达到某种程度;仅仅:清早出发的时候天还很黑;~能看出前面同志的背包。
(5)(副)表示行动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以前:他~从省里回来。|那时弟弟~学会走路。
(6)(副)用在复句里;后面用“就”字呼应;表示两件事紧接:~过立春;天气就异乎寻常地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