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骢
拼音: | yù shǐ cōng |
注音: | ㄩˋ ㄕˇ ㄘㄨㄥ |
御史骢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后汉书•桓典传》:“辟司徒袁隗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权,典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骢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后用为御史典故。
引证解释:
⒈ 后用为御史典故。
引《后汉书·桓典传》:“辟司徒袁隗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权, 典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驄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驄马御史。’”
唐钱起《宿毕侍御宅》诗:“明发南昌去,迴看御史驄。”
唐杜甫《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诗:“屡食将军第,仍骑御史驄。”
仇兆鳌注:“曰屡曰仍,见宴非一次。将军第,切留后。御史驄,切侍御。”
清赵翼《哭祝芷堂侍御》诗:“书生只合文章进,何事轻乘御史驄。”
网络解释:
御史骢
字义分解
- 拼音yù
- 注音ㄩˋ
- 笔划12
- 繁体禦
- 五笔TRHB
- 五行木
(1)(动)驾御车马;赶车。
(2)(动)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管理或支配。
(3)(名)封建社会指与皇帝有关的:赐~|~前。
(4)(动)抵挡:防~|~寒|~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