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章凤姿
拼音: | lóng zhāng fèng zī |
注音: | ㄌㄨㄥˊ ㄓㄤ ㄈㄥˋ ㄗ |
词性: | 成语 |
龙章凤姿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风采不凡。
引证解释:
⒈ 谓风采不凡。
引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 刘孝标注引《嵇康别传》:“康长七尺八寸,伟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饰厉,而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旧唐书·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麞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宋苏轼《张安道乐全堂》诗:“我公天与英雄表,龙章凤姿照鱼鸟。”
国语词典:
章,文采。龙章凤姿指龙的文采,凤的姿仪。比喻风采脱俗。
网络解释:
龙章凤姿
- 1、我们在黑洞中,常常听到外面有龙章凤姿的声音,令人不寒而栗。
- 2、打头銮车之上,疾步走下一人,生得日角珠庭,方面垂耳,龙章凤姿,威仪出众。
- 3、君侯昔日初来从学,吾见君侯龙眉凤目,龙章凤姿,已知君侯乃非常之人也。
- 4、白衣男子微笑还礼,其龙章凤姿,气度雍容,周身更隐现紫气,贵不可言。
- 5、美人看见门口的南宫燕,身长七尺八寸,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一副自然天成,英气外露,风流倜谠的俊美男子。
- 6、表现在语言上,有龙飞凤舞、龙章凤姿、龙盘凤逸、龙眉凤目、龙肝凤髓和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龙识珠,凤识宝,牛马只会识稻草,等等。
字义分解
- 拼音lóng
- 注音ㄌㄨㄥˊ
- 笔划5
- 繁体龍
- 五笔DXV
- 五行火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 拼音zhāng
- 注音ㄓㄤ
- 笔划11
- 繁体章
- 五笔UJJ
- 五行火
(1)(名)音乐的一曲;歌曲诗文的段落。
(2)(名)条目。
(3)(名)条理。
(4)(名)章程。
(5)(名)奏章。
(6)(名)(Zhānɡ)姓。
(7)(名)图章:印~|盖~。
(8)(名)佩带在身上的标志:领~|臂~|胸~|袖~。
与龙章凤姿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