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支
拼音:lìng zhī
注音:ㄌ一ㄥˋ ㄓ

令支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春秋时山戎属国。其地约在今河北滦县﹑迁安间。公元前六六四年为齐恒公所灭。

引证解释:

⒈ 春秋时山戎属国。其地约在今河北滦县、迁安间。公元前六六四年为齐恒公所灭。《逸周书·王会》作“不令支”,《管子·小匡》作“泠支”,又《轻重戊》作“离支”,《吕氏春秋·有始》作“令疵”,《史记·齐太公世家》作“离枝”。

《国语·齐语》:“遂北伐山戎,刜令支 、斩孤竹而南归。”
韦昭注:“二国, 山戎之与也。刜,击也;斩,伐也。 令支,今为县,属辽西。”

网络解释:

令支

  • 令支,今河北省迁安、迁西和滦县北部地域,古称令支。春秋时为令支国,曾一度为山戎族统治。秦时为离枝县,属辽西郡。汉朝改离枝县为令支县,属幽州辽西郡。
  • 字义分解

    • 拼音líng,lǐng,lìng
    • 注音ㄌㄧㄥˊ,ㄌㄧㄥˇ,ㄌㄧㄥ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WYCU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FCU
    • 五行

    [ zhī ]

    1. 撑持,伸出,竖起:支撑。支援。体力不支。

    2. 受得住:乐不可支。

    3. 领款或付款:支付。

    4. 调度,指使:支使。支应。支着儿。

    5. 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总支。支流。支离。

    6. 〔地支〕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7. 量词:一支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