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字
拼音:kǎi zì
注音:ㄎㄞˇ ㄗˋ

楷字的意思

词语解释:

楷书,正楷字。

引证解释:

⒈ 楷书,正楷字。

《宣和书谱·张芝》:“﹝张芝﹞每作楷字,则日忩忩不暇草书。”
《红楼梦》第七八回:“﹝贾寳玉﹞用晴雯素日所喜之冰鮫縠一幅,楷字写成,名曰《芙蓉女儿誄》。”

网络解释:

楷字

  • 楷字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楷书,正楷字。
    • 1、皇太子又写楷字一纸,约数百字。
    • 2、宣纸正中,“孝悌乃传家之本”几个楷字,虽略带稚气,却也韵味十足。
    • 3、塔身三面分别刻有碑名“国民革命军第一百零二师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的贴金楷字,下款为“师长柏章辉题”。
    • 4、记者递过笔、本子,请玲子写下那个人的名字,她整整地写下了四个清瘦的楷字“书斯姐夫”以及“”,并补充说应该读“汉斯”。
    • 5、喜欢杨华楷书的人会发现,他不但把原本规规矩矩的楷字写得活了起来,还写出了一种实实在在的美感。
    • 6、钱楷字裴山,原释误为“衰山”。

    字义分解

    • 拼音kǎi,jiē
    • 注音ㄎㄞˇ,ㄐㄧㄝ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SXXR
    • 五行

    kǎi

    1. 法式,模范:楷模。楷范。楷则。楷式。

    2. 汉字的一种书体:楷书。正楷。小楷。楷体。

    jiē

    1. 落叶乔木,木材可制器具,种子可榨油,树皮和叶子可制栲胶。亦称“黄连木”。

    • 拼音
    • 注音ㄗ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PBF
    • 五行

    (1)(名)文字:~调|~汇|~谜|~面|~模|~目|~幕|~盘|~形|~样|~义|~音|~母|~里行间|~斟句酌。

    (2)(名)(~儿)字音:咬~儿。

    (3)(名)字体:篆~|草~。

    (4)(名)书法的作品:~画。

    (5)(名)字眼;词:词典中没有这个~。

    (6)(名)(~儿)字据:立~为凭。

    (7)(名)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诸葛亮~孔明。

    (8)(名)旧时称女子许配:待~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