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将
拼音: | yá jiāng |
注音: | 一ㄚˊ ㄐ一ㄤ |
衙将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唐代军府中的武官。 2.泛指低级军官。
引证解释:
⒈ 唐代军府中的武官。
引唐孟棨《本事诗·征异》:“开元中,有幽州衙将姓张者,妻孔氏,生五子,不幸去世。”
《太平广记》卷一九四引唐裴铏《传奇·聂隐娘》:“刘能神筭,已知其来,召衙将,令来日早至城北。”
⒉ 泛指低级军官。
引《水浒传》第二回:“所有一应合属公吏、衙将、都军、监军、马步人等,尽来参拜,各呈手本,开报花名。”
网络解释:
衙将
字义分解
- 拼音jiāng,jiàng,qiāng
- 注音ㄐㄧㄤ,ㄐㄧㄤˋ
- 笔划9
- 繁体將
- 五笔UQFY
jiāng
1.(副词)就要;快要 :天~下雨
2.(介词)把;拿:~功赎罪。
3.下象棋时直接攻击对方的将或帅:~军。
4.带领;搀扶:~幼弟而归。扶~。
5.做:慎重~事。
6.休养;调养:将养。
7.(文言副词)又;且 :~信~疑。
8.(助词)表示动作的开始 :赶~上去。
jiàng1.统率士兵的人:大将、勇将、将士用命。
2.高级军阶的名称:上将、中将、少将。
3.喻指超群杰出的人才:游泳健将。
4.带、率领:将兵。
qiāng愿;请求。用来表示礼貌上的尊敬: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
与衙将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