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室之祸
拼音:zhōng shì zhī huò
注音:ㄓㄨㄥ ㄕˋ ㄓ ㄏㄨㄛˋ

钟室之祸的意思

词语解释:

楚汉相争﹐韩信屡建奇功。刘邦称帝后﹐封信为淮阴侯。因遭吕后忌﹐被斩于长乐宫悬钟之室。

引证解释:

⒈ 楚汉相争, 韩信屡建奇功。 刘邦称帝后,封信为淮阴侯。因遭吕后忌,被斩于长乐宫悬钟之室。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汉书·韩信传》。后因以“鐘室之祸”指功臣遭忌被杀。

清昭槤《啸亭杂录·转庵和尚》:“今天下兵戈方始,其慢士已如此,逮夫大业既成,吾恐君家鐘室之祸復有见于今也。”

网络解释:

钟室之祸

  • 钟室之祸,汉语成语,比喻功臣遭忌被杀。
  • 字义分解

    • 拼音zhōng
    • 注音ㄓㄨㄥ
    • 笔划9
    • 繁体鍾、鐘
    • 五笔QKHH
    • 五行

    (1)(名)响器;中空;用铜或铁制成:~鼎|~鼓|~楼。

    (2)(名)计时的器具;有挂在墙上的;也有放在桌上的:~摆|~表|~点|~声。

    (3)(名)指钟点、时间:六点~。

    (4)(动)(情感)等集中:~爱|~情。

    (5)姓。

    (6)(名)同“盅”。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PGCF
    • 五行

    (1)(名)屋子:教~|卧~。

    (2)(名)机关、乡镇、工厂、学校等内部的工作单位:档案~。

    (3)(名)妻子:继~。

    (4)(名)二十八宿之一。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huò
    • 注音ㄏㄨㄛ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PYKW
    • 五行

    (1)(名)祸患;祸事灾难

    (2)(动)损害:~国殃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