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足类
拼音: | fù zú lèi |
腹足类的意思
词语解释:
软体动物的一类,头部有眼和触角,腹部有扁平肉质的足,多数有螺旋形的壳。如螺、蜗牛等。
- 1、在该地层中发现了一些腕足类、珊瑚、腹足类、植物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鉴定,时代属晚石炭世晚期。
- 2、有内分泌干扰效应的三丁基锡能引起腹足类产生性畸变现象。
- 3、首次报道了广东饶平海山区腹足类。
- 4、但火山喷发震撼了大地,将数不清的爬行类、鱼类、腹足类和昆虫类动物埋入灰烬之中。
- 5、回顾地球纪年史让我们再次抵达了滇池西岸的梅树村,回到了那地层的神秘史记,当我们摊开那片片软足螺、单眼板、腹足类等化石时,内心激荡不已。
- 6、本次研究在西峡盆地含恐龙蛋地层中首次发现了无脊椎动物化石,如双壳类、叶肢介、腹足类和介形类。
字义分解
- 拼音fù
- 注音ㄈㄨˋ
- 笔划13
- 繁体腹
- 五笔ETJT
- 五行水
(1)(名)肚子;躯干的一部分。人的腹在胸的下面。通称肚子(dù·zi)。
(2)(名)鼎、瓶子等器物中间凸出的部分。
- 拼音zú
- 注音ㄗㄨˊ
- 笔划7
- 繁体足
- 五笔KHU
(1)(名)脚;腿:~迹|~球|画蛇添~。
(2)(名)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部分:鼎~。
(3)(形)充足;足够:~额|~金|~数|~月|富~|丰衣~食。
(4)(副)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菜~有十斤。
(5)(副)足以(多用于否定式):不~为凭|微不~道。
与腹足类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