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秋
拼音:jīng qiū
注音:ㄐ一ㄥ ㄑ一ㄡ

惊秋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秋令蓦地来到。 2.喻迅速凋零衰败。

引证解释:

⒈ 秋令蓦地来到。

唐韦应物《府舍月游》诗:“横河俱半落,泛露忽惊秋。”
唐无名氏《落叶赋》:“见一叶之已落,感四序之惊秋。”

⒉ 喻迅速凋零衰败。

宋蔡襄《方山渡口占》:“江上行人空自愁,壮年双鬢已惊秋。”
宋苏辙《次韵王适送张耒赴寿安尉》:“緑鬢惊秋半欲黄,官居无处觅林塘。”

网络解释:

惊秋

  • 《惊秋》是唐代诗人薛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NYIY
    • 五行

    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慌。吃~。

    2.惊动:打草~蛇。

    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了。

    • 拼音qiū
    • 注音ㄑㄧㄡ
    • 笔划9
    • 繁体秋、鞦
    • 五笔TOY
    • 五行

    (1)(名)秋季:深~|~风|~雨。

    (2)(名)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麦~|大~。

    (3)(名)指一年的时间:一日不见;如隔三~。

    (4)(名)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危急存亡之~。

    (5)(名)姓。